////图说: 马来西亚国际语言、文学与文化大会开幕全体出席者合影。
//////
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UPM)现代语言与传播学院(FBMK)主办的第13届“马来西亚国际语言、文学与文化大会”(MICOLLAC 2025)今日在槟城温宝利酒店隆重开幕。这场为期三天的国际会议以 “跨越文字与世界:语言、文学与文化的动态对话” 为主题,吸引国内外学者、教育界与研究人员齐聚一堂,探讨语言、文学及文化领域的最新课题,并推动学术合作与国际交流。
自1999年创办以来,MICOLLAC 已发展为国际学术平台,成为推动语言与文化研究的重要平台,并为高等学府、专业机构及社会各界搭建交流合作的桥梁。
槟州旅游与创意经济事务行政议员黄汉伟在开幕礼上致词时,特别感谢主办方慧眼独具,将这场充满书香气息、翰墨飘香的大会选址于槟城这一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槟城不仅是一座历史与文化交织之地,更因兼具“双世遗”而独具魅力,既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证的世界文化遗产地乔治市,也有被列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生物圈保护区的升旗山。衷心希望各位嘉宾在会议之余,也能抽空游览槟城的独特风貌,亲身感受这片土地的多元与精彩。
“众所周知,槟城不仅是历史与文化名城,更是马来西亚的重要经济引擎。这里汇聚了世界领先的半导体制造基地、蓬勃发展的医疗产业,以及众多跨国企业的投资与布局。与此同时,槟城也是区域性的航空枢纽,联通中东、印度、大中华区与东南亚,成为区域交流的重要门户。”
“然而,要真正把握这股发展动力,离不开语言的力量。语言不仅是沟通的工具,更是我们连结世界的桥梁,是推动国际合作与跨文化理解的关键资产。换言之,语言是一种资本,是提升竞争优势的重要资源。”
////
图说: 出席者极为踊跃,开幕礼气氛热烈。

“此外,我也想特别提及槟城在文化领域的一颗明珠,既乔治市文学节。这一年度盛事是获得槟州政府鼎力支持的文化活动。借此机会,我想在此宣布,2025年乔治市文学节将于11月28日至30日隆重举行。我诚挚邀请各位拨冗出席,亲身感受语言与文学如何持续成为跨越社群、文化与世界的重要桥梁。”
“马来西亚是多元语种的国家,所以大马的领袖须掌握多语以便与不同族群沟通。正因如此,比起其他单语国家来的更不容易。举例来说,就我个人而言,我每天都会阅读3种语言约共9份报纸,并且运用速读的方式来紧跟国内与国际脉动。这样的坚持,让我能够快速掌握多元观点与最新发展。除此之外,我也需要以马来语、英语和中文三种主要语言,以及粤语、福建话等方言与各方沟通。其他人亦掌握阿拉伯语、淡米尔语等。这使我们在跨文化交流中更具灵活性与亲和力。”
“唯有不断培养具有多语言能力的人才,我们才能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占据一席之地,让槟城、让马来西亚在世界舞台上熠熠生辉。”
///// 图说:黄汉伟与商贩交流。

博大副校长(产业与社会网络)韩都哈教授指出,MICOLLAC 2025 不仅有助于提升我国在多元语言与文化研究上的地位,也有望带动国际学者前来马来西亚交流。
“我相信,这项会议将持续为知识发展、全球网络建设,以及国家声誉提升作出贡献。”
他强调,会议的举办也契合博大2021至2025年战略计划,即打造研究与创新枢纽、建设可持续生态系统,并强化产学合作。
出席者包括博特拉大学现代语言与传播学院院长哈兹丽娜副教授博士,以及 MICOLLAC 2025 大会主席哈蒂夫考尔副教授博士。
摄影:邵家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