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州首长曹观友说,得益于强大的院校,例如马来西亚理科大学 (USM)、槟州技术发展中心 (PSDC) 以及槟城科技教育(STEM)生态系统,还有数十年来与英特尔、AMD 和博世等全球工业巨头密切的合作,槟城有潜力成为区域教育中心。
他是今天出席KSI亚太战略研究所举办的“通过技能与创新塑造东盟未来–赋能教育峰会”上致词时这么表示。
“赋能教育峰会是一个汇聚东盟各国领导人、政策制定者、教育工作者和创新者的重要平台。我要感谢KSI亚太战略研究所及所有联合主办方,以“通过技能与创新塑造东盟未来”为主题,举办此次适时且意义非凡的峰会。
”就在上周和昨天,我分别在槟城学院和槟城技术发展中心与行业领军人物、商界领袖、学术界人士和政策制定者进行了圆桌讨论,探讨了美国关税调整对我们州和国家经济的更广泛影响。”
“在这些激烈的对话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几乎没有讨论这些全球性变化将如何影响教育领域——尤其是在研究经费、国际学生流动、技术获取以及产学研合作等领域。”
“我希望今天的峰会能够填补这一空白——开启一场更深入的对话,探讨全球经济政策如何影响课堂、校园,最终影响到职场。理解这些相互联系,对于构建面向未来的教育体系,并确保我们的年轻人在动荡的全球格局中保持竞争力至关重要。”
//// 图说:“通过技能与创新塑造东盟未来–赋能教育峰会”颁发卓越奖予表现优秀的学院。左起:莫哈末伊巴尔、法丽娜。右起:杨元庆、曹观友。
“东盟正在应对工业4.0、气候适应和数字化转型的挑战,但显而易见的是,单靠技术并不能定义我们的未来。真正决定我们未来的,是我们的教育质量、人民的韧性以及我们集体创新和领导的能力。”
“这与槟城在“槟城2030愿景”下的愿景高度契合。这一愿景的核心在于致力于通过教育和技能发展,建设一个具备数字素养、包容性和创新能力的社会。”
首长敦促此次峰会共同探索五个关键合作领域:
1. 将槟城定位为区域 TVET 和终身学习中心
让我们将槟城打造为跨境技能认证的试验田,尤其是在绿色科技、机器人技术和芯片设计领域——这些是我们产业蓬勃发展的领域。
2. 加强公私合作伙伴关系
加强产学研合作对于课程的相关性和毕业生的就业能力至关重要。我鼓励更多区域企业共同投资培训学院、实习项目和创新实验室。
3. 加速教育科技合作
我们必须扩大人工智能驱动的学习、数字平台和区块链认证的规模。槟城欢迎在马来西亚教育科技加速器计划下建立合作伙伴关系,试点并共同开发此类工具。
4. 提升区域流动性和包容性
让我们携手合作,为服务欠缺的社区提供学生交流项目、双学位课程和数字化接入。让槟城成为东盟内部流动的桥梁。
5. 最后,在槟城建立东盟研究网络
我们诚邀合作伙伴利用东盟创新基金和槟城的研发生态系统,在槟城探索建立专注于半导体、可持续性和数字创新的联合研究中心。
首长说,世界瞬息万变。但如果我们做好准备,变化就会成为机遇,而非威胁。让这次峰会成为我们放眼课堂、校园乃至国界之外的平台,展望一个通过教育、技能和创新共同崛起的东盟地区。
///// 图说:出席者聆听演说。
教育部长法丽娜致词时说,东盟人口超过6.7亿,其中超过一半人口年龄在35岁以下。这种人口优势是一项独特的资产,但如果我们不果断行动,它也很容易成为一种负担。这是因为根据亚洲开发银行2023年的一份报告发现,未来十年内,东盟近60%的就业岗位将因为各行各业走向自动化而受到影响。
“东盟各国都在努力应对学校教学内容与未来需求之间日益扩大的差距。然而,太多学生仍在通过死记硬背和过时的课程进行学习。”
“马来西亚认识到,教育部门必须从被动的知识传授转向主动的技能培养、创造力、批判性思维和终身学习。”
“东盟的优势在于其文化、语言和传统的多样性。为了充分利用这一点,我们必须确保我们的年轻人掌握多种语言、适应能力强、具备文化素养。”
“马来西亚的双语教育体系长期以来融合了马来语和英语。但现在,我们正在扩大华话、泰米尔语以及泰语、越南语等东盟语言的选修课程,以加深东盟内部的合作。”
她说,马来西亚致力于在教育领域发挥区域领导作用。“我们已准备好与东盟邻国分享、学习和合作,共同塑造一个智能、包容和可持续的未来。”
致词者包括KSI亚太战略研究所副主席拿督斯里莫哈末伊巴尔。出席者包括林秀琴行政议员、KSI亚太战略研究所主席丹斯里杨元庆、大马私人院校协会主席拿督巴吉星、槟城妇女发展机构首席执行员拿督王美玲等。大会也颁发卓越奖项予各表现优秀的学院。
摄影:Nur Atikah Rahimat
影音:Darwina Mohd Da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