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非遗走向国际  槟州“文化外交”成果丰硕

Admin
tkm0522a

槟州政府积极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向国际舞台,除积极配合马来西亚与邻国联合申遗工作,也通过乔治市世界遗产机构及州内多项文化项目,不断加强文化传承与跨国文化交流,展现槟城多元身份及开放精神。

旅游及创意经济事务委员会主席黄汉伟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旅游资源,更是槟城多元社会身份认同与和谐共融的核心。

他是于今早槟州议会中,回应彭加兰哥打区州议员王宇航的书面提问时,如此表示。

他补充,乔治市世界遗产机构每年举办的“乔治市入遗庆典”已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官网上的推荐案例,更设有提升非遗管理能力的教育项目。其职员中更有两位是联合国认证导师,反映槟城非遗保护工作的专业水准。

///大旗鼓游行推动跨国申遗

槟州政府近年来与新加坡国家文物局合作推动“大旗鼓游行”申请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提名文件已于2025年3月提交。

“在过程中,州政府通过槟州旅游及创意经济事务委员会邀请了来自新加坡国家文物局和新加坡人民协会(2025年新加坡妆艺大游行主办单位)以及来自柔佛古庙游神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代表,受邀出席于2024年12月28日举行的2024年槟州大旗鼓游行。”

黄汉伟透露,槟城与威省的大旗鼓代表亦参与了马新联合申遗的系列研讨会,与新加坡、柔佛等单位商讨合作细节,并达成共识,在申遗文件中同步使用英文、马来文、中文及泰米尔文名称,全面反映大旗鼓的多元文化背景与地域特色。

///舞狮、早餐文化、可峇雅同样走向国际

槟州也参与马中联合推动“舞狮”列入非遗名录,并已派员参与在广州举行的联合工作组会议。

与此同时,槟城的早餐文化与峇峇娘惹可峇雅(Kebaya Nyonya)在2024年成功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代表作名录,反映本地文化在国际上的高度认同。

/// 非遗不设限 体验区深化文化交流

黄汉伟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应被视为某一国专属,而应成为促进跨文化理解与交流的重要桥梁。

因此,槟城的大旗鼓游行自去年起引入“体验区”概念,鼓励民众不仅观赏表演,更能亲身参与、深入了解其历史背景与文化意义。

“我们不仅仅要让游客在社交媒体上打卡拍照,更希望他们走进体验区,真正‘感受’槟城的文化深度。”

与此同时,浮罗勿洞区州议员莫哈末苏卡也建议将“马来Boria歌舞剧”纳入州政府的文化及旅游推广策略,以进一步丰富槟城的非遗内容,巩固其作为多元文化旅游胜地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