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护海龟2025系列活动”将于8月15日至9月14日在槟城举办,在为期1个月的活动中,放眼吸引30万人次参与,共同守护海龟家园。
此项意义非凡的环保倡议,由 IKHTIAR 基金会主办,马来西亚理科大学(USM)海洋与海岸研究中心(CEMACS)协办,并获得槟州政府通过槟岛市政厅的鼎力支持。
……………………………………………
黄汉伟:海龟登陆筑巢趋势下降
……………………………………………
槟州旅游及创意经济事务委员会主席黄汉伟指出,槟城不仅有着各国游客所向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可的生物圈保护区,也是我国为数不多仍有海龟登陆产卵的地区之一。
他周四早上在新闻发布会上说,根据槟州渔业局资料,太平洋丽龟 (Olive Ridley Turtle)在经历4年未现后,于2023年重返槟城直落巴巷海滩,孵化出约110只幼龟。
不过,他坦言,撇除偶有的亮点回归,槟城及整个半岛海龟种群总体趋势令人忧心,渔业局早前也指出,包括太平洋丽海龟与革龟(leatherback turtles)在内的海龟登陆与筑巢记录整体正呈下降趋势,受制于偷蛋、栖地破坏、非法捕捞及气候变化等多重压力。
此外,他说,剑桥大学出版社所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自2010年至2016年,槟城共记录383窝绿海龟筑巢,平均每年约54.7窝,但活跃产卵沙滩由先前的13个锐减至7个地方。
“结合上述可见,槟城虽仍是重要的海龟产卵地,但其数量持续下降,面对生态破坏与环境压力,‘愈发严峻’已成不容忽视的现实。”

…………………………………….
汇聚全民之力守护海洋多样性
………………………………………
他也说,对于槟城这个四面环海的旅游名胜而言,海岸线的洁净所关乎的不仅是生态保育,更直接关系到旅游形象与经济发展。
“洁净宜人的沙滩与清澈蔚蓝的海洋是广大游客心中对于槟城的想象,而海岸与海洋环境的情况不仅会影响游客的观感与印象,也包括他们是否愿意再访或推荐他人来访。”
“唯有守护引以为傲的自然资源,槟城才能继续在国际舞台上闪耀光芒,成为生态与文化并重的旅游典范。”
因此,他希望通过教育、参与及社区合作,汇聚全民之力,共同守护海洋生物多样性,为濒危的海龟提供一片得以繁衍的净土。
他强调,保育海龟已是“非做不可”的当务之急,以确保未来一代仍有机会看到海龟,而非只能在书本或影像中遥想其踪。

…………………………………………..
卡蒂嘉:丰富多元形式各地上演
…………………………………………..
IKHTIAR 基金会秘书长卡蒂嘉指出,在活动进行的1个月期间,将以丰富多元的形式在槟城各地上演,涵盖3场大型活动、9项社区口袋计划、6场专题工作坊,欢迎公众参与其盛。
她说,活动内容涵盖教育、旅游、创意、环保等领域,希望动员学生、游客、企业家、创意工作者、家庭与孩童等共同守护海龟。
活动包括壁画艺术创作、海龟放生活动、海岸清洁行动、国际永续发展大会、创意展览、工作坊、互动教育计划、结合人文与环保的音乐节、三轮车与脚踏车巡游等。
她引述当局在可拉竹海滩海龟保育中心的研究,2024年期间,共录得15次绿龟登陆,产下1746个海龟蛋,孵化了911只小海龟,但同时在当地并未有太平洋丽龟的登陆记录。

………………………………………………….
艾熙渂:预计活动带来90万经济效应
………………………………………………….
槟城会展局总执行长艾熙渂则说,此次活动内容包罗万象,当中也包括国际永续发展大会,预计带来近90万令吉经济效应。
他也提及,许多来自海外的游客到槟城,不外乎是为了享誉国际的美食及人文历史,当然迷人的海岸风光也是一大吸引力。
不过,他说,如今旅游模式已逐渐改变,游客有更多参考资料,在选择目的地时也更谨慎,若办有特色活动,能带来新鲜体验,更重要的是唤起他们与目的地的情感联结。
出席者尚有槟岛市政厅代表莫哈末莫沙、CEMACS高级教授安妮特、ESG特别项目经理梁康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