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有灾难就往哪冲 “救命哥”林明仁以救人为使命

Admin
img 20250814 wa0200

他不像电影里拥有超能力的英雄,也不是身怀绝技的大侠,但他却依靠着自己辛苦攒来的医疗装备和知识,成了人们口中的“救命哥”。

俗语说,只有起错的名,没有叫错的外号;年逾30岁的林明仁(Ah Jin)正是如此,哪里有灾难他就往哪冲。

他曾勇闯火场救下年逾90岁的老人、曾走入山区搜寻迷路山客与山上急救任务、更常出没在不同的灾祸现场施救, “救命哥”响亮外号正是由此而来。

他的家没有美丽装潢,入眼的只有各项救援器械,如锯树电锯、抓蛇铁钳、道路警示灯;出勤时用的急救包、救援衣和自动体外除颤器等,活脱脱就是一间设备齐全的小型紧急救援中心。

他的正职,是救死扶伤的红新月会救护车专员;下班后,他并未卸下救人的热枕,继续骑乘着摩托车穿街过巷,第一时间赶到救援现场进行急救任务。

他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常把“黄金救援时间”挂在嘴边,满脑子都是救人为先、人命关天,他就是“救命哥”林明仁。

img 20250814 wa0218

================================
分期付款买AED

刚“出道”时,他还是一名20出头的毛头小子,第一份工作是在民防部队任职,当时月薪不高,但他赫然分期付款,购买了人生第一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

“当时用了约半年才还完所有分期,但这一切都是值得的,因为我的AED累计至今,已经在急救现场救活了超过60人,可谓战绩彪炳。”

截至如今,他还是会把部分薪水,用来购买急救用品,比如为氧气筒填充氧气,购买急救现场必需品和生理盐水等。

此外,他还有3辆不同型号的摩托“战车”,以应对不同现场需求,这些都是他自费购买,每个月都需分期付款。

“如接到上山个案时需要用到马力较大的摩托车,穿梭于市井则需要较为灵活交通工具,由于我住在靠近浮罗山背,所以许多山上的个案都需要我协助。”

img 20250814 wa0211

=======================
促有能力者施予援手

林明仁透露,目前他会较为专注在必须使用AED,或与心脏骤停相关的紧急医疗案件,第一时间前往现场进行事前急救工作。

“槟岛区人口密度高,交通也非常繁忙,所以一般上如果遇到塞车,救护车有时候无法第一时间抵达,我的工作就是在黄金救援时间赶到现场,进行事前急救。”

他感慨说,槟州各区虽然已安装大量AED,但会使用或有胆量使用有关器材的人却很少,这也导致每当有涉及心脏问题的紧急事件时,病人错过救援时间。

“就算部分人曾经学习急救和心肺复苏,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胆量尝试,不过,我希望有能力者可以施予援手,因为这关乎人命。”

img 20250814 wa0209

=======================
父亲车祸卧病在床激发他帮人

 

“我不是要做英雄。”

帮助他人对他而言是一种心灵上的富足与救赎,而并非是想逞能,当人们问起他时,他也向大家开玩笑说“这是我的兴趣。”

不过,其实“救命哥”也有一段过往,据他说,其父亲早年因车祸卧病在床,让当时仍然年幼的他倍感无力。

“当时我就和自己说,长大后有能力了就要帮助更多人,我的家人也很支持我,他们的条件只有一个,那就是救人的同时,也照顾好自己的安全。”

在单枪匹马多年后,如今他也和数名志同道合的朋友组成紧急救援小队,活跃在槟岛区域内抢救生命。

“他们会和我一起前往紧急救灾现场,从旁帮助我进行急救工作,希望未来他们也可以独当一面成为最前线人员。”

img 20250814 wa0219

====================
不计酬劳只要生理盐水

林明仁助人不求回报,只为心安理得。

林明仁指出,走入急救现场多年,的确有许多他帮助过的病人或家属,会向他表达感谢,有者也会想要酬谢他。

“通常我不会要他们的酬劳,如果他们还是坚持,我都会告诉他们购买一些生理盐水就好,因为这在我出勤时会用到。”

他笑说,自己的工作完全是义务性质,不收取任何费用,就连器材都是自己自费购买,而别人的一声感谢,对他就是最好的礼物。

如今,他仍然奔走在急救现场的最前线,无论是正职或脱下工作服,他的岗位都与抢救生命有关。

他虽然并非医生,但每当“Ah Jin 来了”或“救命哥来了”在急救现场响起,都当人觉得安心,因为死神最厌烦的“客人”,又到了。

img 20250814 wa0216

img 20250814 wa0197

img 20250814 wa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