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上午,马来西亚槟州农业技术、粮食安全及合作社发展委员会主席法米再诺行政议员,在槟城华企商会会长李英华博士及随团人员陪同下,到访福建农林大学,获校长兰思仁与原副校长林文雄热情接待。双方在明德楼武夷厅举行座谈交流。
兰思仁校长在致辞中,简要介绍了学校的发展历程与近年成就,重点分享了菌草、茶叶、麻类、旱稻、花卉等农业技术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推广情况。他表示,槟城州与福建省友好往来历史悠久,交流密切,此次福建农林大学农业生态研究所与槟城华企商会、华闽数智(福建)科技有限公司及马来西亚农庭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备忘录,为深化农业合作创造新机遇。
他指出,未来双方将重点加强以下三方面合作:
1. 联合科研攻关 —— 围绕再生稻、智慧农业、绿色防控等领域,共建联合研发平台,推动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应用。
2. 人才培养—— 以再生稻试验基地为依托,共建教学科研与实习实训基地,推进“海外研究生科技小院”建设,助力中马科技人才交流计划。
3. 多领域合作—— 在数字经济、海洋经济、绿色经济及文旅经济等新兴领域开展务实合作,推动资源共享、融合发展。

法米再诺则代表槟城州政府,感谢福建农林大学及中方合作单位的热情接待,并高度评价槟城华企商会在推动中马农业合作中的积极作用。他介绍了槟城州农业及渔业的发展现状,并分享槟州投入5,000万令吉打造“湖内榴莲谷”的重大项目,目标是在2027年前将槟城建设为“农业硅谷”,推动精准农业与生态农业创新。
他强调,槟城州政府已成立槟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Penang Agrotech Sdn Bhd),作为州属企业,不仅负责推动农业合资项目、提升政府收益,也作为官方平台深化国际合作,包括农产品贸易与先进农业技术的对接。他相信,福建农林大学的科研优势与槟城日益壮大的农业科技生态系统高度互补,双方携手将实现多边共赢。
会上,李英华博士、林守城、福建农林大学农业生态研究所教授张志兴与王天满代表各方签署了《中马再生稻技术合作谅解备忘录》。法米再诺、兰思仁、林文雄、谢嘉庆、曾思涵等共同见证签约。福建农林大学相关部门负责人及再生稻科技创新团队亦出席仪式。
签约后,福建农林大学专家团队与合作方就再生稻在马来西亚的本土化应用展开深入讨论,并就试验田面积、示范品种、灌溉水源等议题达成初步共识。

随后,在校方安排下,法米再诺与槟城代表团赴再生稻实验田实地考察,现场观摩稻田种植环境、收割周期与病虫害防治方式。福建农林大学专家分享了先进的栽培技术与科研成果,槟城代表团则交流了槟州在稻作种植与农业现代化方面的经验与需求。
此次考察进一步加深了双方对稻作产业的理解,为未来在再生稻技术推广、农业科研合作与人才培养等领域奠定了坚实基础。双方一致认为,马中在农业领域的合作不仅能提升粮食产能,更能为农民带来实质收益,实现共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