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政40年来与媒体关系良好 曹观友:我不曾起诉媒体人

Admin
tkm0524a 《槟城韩新人,一个时代的回忆》特刊推展礼。左起:鍾天祥、郭清江、杨莉莉、曹观友、邱郁霖、张德仁及郑家财。

槟州首长曹观友说,他曾经在媒体工作,过后从政40年,继续与媒体打交道,一路走来都与媒体息息相关,并且也和媒体人保持良好关系,至今更不曾起诉媒体。

曹观友今天主持由韩江新闻班历届同学联合推出的《槟城韩新人,一个时代的回忆》特刊推展礼时,与许多资深媒体人兼老朋友见面,勾起他满满的回忆。

他强调,首长办公室每天都接到许多活动邀请,其助理会帮他筛选需要出席的活动,当他看到今天这项活动时,就决定要出席,见见这些媒体老朋友,以及共同见证一段本地中文新闻教育历史的重要时刻,是一场致敬新闻理想的庄重集会。

他也说,他曾经很想当记者,在理科大学攻读社会科学系时,曾在学生报刊上发表文章,看到报导是他的名字时感觉很满足,现在想起来也回味无穷。

他指出,他在80年代去槟城ECHO英文报应征,当时这家报纸在《星槟日报》旗下,两家报馆在同一屋檐下,当时任职编辑的他,认识了不少媒体人,就算过后踏上政治之路一直到现在,也是跟媒体人结缘。

tkm0524d
《槟城韩新人,一个时代的回忆》特刊推介礼全体出席者合影。

首长说,韩江新闻系自1978年创办,至1987年停办为止,仅十一年却成功孕育出十届的毕业生,成就斐然,影响深远。在过去那段新闻理念教学的历史里,韩江新闻系为国家培育了大批优秀传媒人才,他们走进报社、电台、电视台及新媒体平台,秉持“为社会发声”的信念,从胶片时代到数码转型,从纸媒到社交平台,他们始终坚持真实、公正与独立的新闻理想,成为社会良知的重要支柱。在过去的30年间几乎撑起了马来西亚的媒体平台,部分佼佼者更成为报界的领军人物。

“这批媒体人通过大家的笔,深刻反映社会万象,让人民对人、事、物,有更深刻的了解,在政经文教的贡献功不可没,在此向大家致敬。”

tkm0524e
历届韩江新闻班同学聆听嘉宾演说。

《槟城韩新人,一个时代的回忆》编务委员会顾问主席及马来西亚华文媒体编辑人协会会长拿督郭清江致词时说,这本书不仅记录了十届同学的珍贵回忆与心路历程,也彰显了马来西亚华文媒体发展史上,他们的参与、足迹与付出。是属于一个时代的故事,也是已故林景汉老师在华文媒体领域留下的一段传奇。

“我们十届同学能够相识、一起学习、共同生活,全靠一个字:缘。因此,我格外珍惜同学之间的情谊,希望大家能看透、读懂「以和为贵」这四个字的真谛。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必须学会尊重与聆听,善用合适语言化解衝突,并在不违背原则的前提下维持彼此之间的关係,于适度退让中寻求双赢局面。”

tkm0524f
《槟城韩新人,一个时代的回忆》赠书仪式。

韩江三校董事长拿督斯里黄赐兴先生的代表韩江传媒大学学院理事长拿督张德仁致词时说,今日特刊的发布,正好为韩江新闻教育四十余年的传承与发展,留下了珍贵 的一页历史。更重要的是,它唤起了一代新闻人对专业、对理想、对母校的情感共鸣,提醒我们:无论媒体如何演变、时代如何更替,新闻人的初心与 责任,永不过时。

特刊工委会主席邱郁霖致欢迎词时说,新闻传播的形态不断演变,但我们记录时代、传递真相、启迪人心的初心从未迷失。希望这本「满韩全席」,给大家的是满满的幸福及回忆、满载而归、满意、幸福与美满。特刊除了怀念及感恩宋世猷校长和林景汉主任,也感谢老师,校外讲师及媒体领导的智慧及经验,灯引我们前行。

会上,也进行赠书予10届同学代表,以及移交6000令吉模拟支票,由推介委员会主席郑家财(左)代表移交予张德仁。

tkm0524g

出席者包括韩江新闻系创系系主任已故林景汉老师令夫人杨莉莉师母、编务顾问锺天祥、韩江中学校长江美俐、槟城报界俱乐部代表邱武才等。

tkm0524b tkm0524c

报导:陈健敏
摄影:罗孙庭
影音:林敏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