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华侨大学“东南亚华侨华人建筑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研究团队”一行莅临槟城大伯公街福德祠,围绕海外华侨华人历史建筑的保护与传承议题,开展实地调研测绘与深入交流。
代表团由华侨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陈志宏教授率领,成员包括张家浩副教授、博士后研究人员涂小锵、博士研究生史志文。此次访问系该团队在马来西亚开展为期十天的华侨建筑实地测绘与口述历史采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福德祠方面,由会长准拿督胡欣桦与副会长兼福德祠修复委员会主席拿督刘志荣律師、注册古迹修复师陈泾霖博士热情接待。双方就华侨华人建筑文化遗产的传承困境、保护修缮难题、学术合作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交流中,拿督刘志荣详细介绍了福德祠自2017年起历时三年完成保护修复工程的全过程,并回顾了该项工程在2021年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的殊荣。他特别提到,修复成果得以呈现,离不开华社的鼎力支持、民间团体的广泛参与与专业修复团队的通力合作,尤其感谢已故古迹修复师陈耀威先生在过程中所做出的卓越贡献。他指出,福德祠的修复希望不仅成为保护范例,也能启发更多海外华侨华人社区重视华人建筑文化遗产的价值与传承。
华侨大学代表团表示,福德祠作为马来西亚华侨华人建筑的杰出代表,其修缮经验和文化意义具有重要学术研究价值。团队愿意为今后海外遗产修复提供技术支持、研究协助及青年人才培养,并期待与福德祠开展持续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华侨华人建筑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迈上新台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