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州首席部长曹观友宣布,槟州政府已依据《国家土地法典》(法令828)第11(ca)及11(d)条文,正式公布修订全州城镇与区划边界,并设立新城镇,相关宪报于2025年9月4日发布。
“此次调整涉及10个现有城镇边界的扩大,以及25个新城镇的设立,预计影响超过21万宗土地地契与18.4万宗分层地契。”
他表示,此举旨在重新分类土地,以符合当前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快速步伐。

他说,自1966年首次宪报公布以来,槟州部分仍属“乡村用地”的地区经过多年的迅速发展后,人口密度大幅增加,例如峇央峇鲁、武吉占姆、诗布朗再也、柏达镇、峇都加湾桂花城、新邦安拔、直落斗哇及柏淡等地。
根据槟州城市与乡村规划局(PLANMalaysia)的说明,《第二国家城镇政策》(2018-2025)将“城镇”定义为人口达1万以上的建成区,或即便少于1万,但至少60%居民为15岁以上并从事非农业活动的区域。
“槟城目前共有42个城镇,其中10个城镇的边界扩大,25个新城镇设立,以及原本7个城镇的边界维持不变。”

他说,划定边界需参考11项标准,包括人口规模、地理条件、环境敏感区(kawasan sensitif alam sekitar)、建成区、发展潜力及主要道路走向等。
在槟州的城镇层级中,乔治市被定位为区域城市;7个主要城镇包括峇六拜、峇都加湾桂花城、峇央峇鲁、武吉淡汶、北海、甲抛峇底及高渊;另有31个本地城镇如峇都丁宜、丹绒武雅、亚依淡、峇六拜、柏淡、打昔牛汝莪、新邦安拔、双溪峇甲、北赖、爪夷等。
“自1966年,长达59年以来,槟城许多原本的城镇已发展为更大的城市,而一些乡区也都已经发展为城镇,因此重新分类土地是符合时宜且必然的。”
他强调,虽然修订依据《国家土地法典》进行,并不受限于国家政策的技术标准,不过,州政府依然将其作为主要考量。
“重新划分城镇与乡村土地不仅有助于提升行政效率,也能加强财政管理,特别是地税与分层税的征收,更重要的是建立一个更公平合理的土地税制。”

10个涉及边界的扩大的现有城镇包括:峇六拜(Bayan Lepas)、浮罗山背(Balik Pulau)、峇都丁宜(Batu Ferringgi)、丹绒武雅(Tanjong Bungah)、乔治市(George Town)、大山脚(Bukit Mertajam)、双溪峇甲(Sungai Bakap)、高渊(Nibong Tebal)、甲抛峇底(Kepala Batas),以及北海(Butterworth)。

25个新设立的新城镇则包括:峇央峇鲁(Bayan Baru)、峇都矛(Batu Maung)、新港(Sungai Ara)、矽谷岛(Pulau Silikon)、武吉占姆(Bukit Jambul)、Puncak Penara、Perdana Mutiara、Pinang Emas、Bayu Emas、Lembah Permai、阿尔玛(Alma)、武吉敏惹(Bukit Minyak)、武吉丁雅(Bukit Tengah)、柏达镇(Bandar Perda)、诗布朗再也(Seberang Jaya)、爪夷(Jawi)、峇都加湾桂花城(Bandar Cassia)、新邦安拔(Simpang Ampat)、打昔珍珠城(Bandar Tasek Mutiara)、威省双溪赖(Sungai Dua)、直落斗哇(Teluk Air Tawar)、柏淡(Bertam)、打昔牛汝莪(Tasek Gelugor)、波各仙那(Pokok Sena)及Ara Kuda。

【2027年才调整地税】
另外,曹观友表示,此次修订将自2026年起带来地税与分层地税的调整,但为减轻分层产业业主的负担,州政府已决定延迟至2027年才对18.4万宗分层地契调整税率。
“关于地税与分层税的调整,详情将于本周五公布。”
他说,这意味着,槟州超过30万宗分层地契将在2026年继续维持现有税率,直至2027年才实施新税率。
他表示,这项决定不仅是行政效率的体现,也确保土地税收体系更符合当下发展需求,尤其是1966年以来未曾大规模修订的情况。

摄影:罗孙庭
影音:Noorsiti Nabilah Nooraz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