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世界在日本大阪汇聚,152个国家、188个展馆,各自以创意、科技与文化诠释“共生未来”。在这片名为“梦想岛”的土地上,来自槟城的谭伟梁(Baylon Tham),正穿梭在大阪世博会全球盛宴的各个角落。
受槟州发展机构(PDC)邀请,他此行不仅肩负重要使命,即协助拍档时尚娘惹可峇雅设计师骆胜坚博士(Kenny Loh)策划马来西亚馆的可峇雅(Kebaya)与峇迪(Batik)时装秀,展示峇迪与可峇雅的瑰丽之美,让槟城的多元文化登上世界舞台。
同时,也展开了他人生中一段“以双脚丈量世界”的旅程,走进了世界各国对未来、人性与永续的想象。

……………………………………….
【收集所有印章完成“世界之旅”】
……………………………………….
八天里每天暴走四万步,以收集188个印章为使命。
“虽然展览馆每天早上9时才开门,但我每天早上七点就开始抵达现场排队,甚至排第一位,一直走到晚上九点才离开展馆。”
谭伟梁笑言,八天内共走了超过32万步,即平均一天4万步,相当于走完一个马拉松。
“虽然真的累到脚都快断了,但我一点也不后悔。这是我人生中最震撼的经历。”

大阪世界博览会是自4月13日开幕至10月13日,为期半年,共设有188个展馆,代表152个国家与国际组织。日均入场人次高达20万人,日本当地民众占八成。
“我凭工作证每天提早入场,几乎每个展馆都不放过。” 谭伟梁笑说,他还把每个国家馆的印章都收集齐全,象征自己完成了一次“世界之旅”。
谭伟梁也是槟州绿色机构(PGC)董事、槟岛市政厅(MBPP)绿色顾问及马来西亚绿色建筑理事会北马分会前主席。

……………………………………..
【大马展馆多元共融主轴吸睛】
…………………………………….
作为马来西亚馆时装秀负责人之一,谭伟梁说,马来西亚馆的主题为“编织和谐未来”(Weaving a Future in Harmony)每日吸引约一至两万名访客。
“展馆中央的主视觉装置——“生命之树”(Tree of Life)象征马来西亚的多元共融与生态多样性。”
他说,我国展馆以“多元共融”为主轴,融合街头小吃、民族表演与传统服饰展示,呈现出“Malaysia Truly Asia”的独特魅力。

“日本人一走进来就感受到热闹与温度。我们的峇迪和可峇雅时装秀场场爆满,大约有500人挤满整个展区。”
不仅如此,展馆中最出圈的,莫过于一片高达50令吉的印度煎饼(Roti Canai),每天售出三、五千片,成为世博热议话题。
“大家被那位厨师抛飞饼的动作吸引,每天都排长龙。虽然贵,但它代表了我们文化的活力。”

………………………………………..
【世界红十字影像引人性反思】
……………………………………….
在众多展馆中,谭伟梁印象最深的,是世界红十字馆(Red Cross Pavilion)。该馆禁止拍照,却以真实影像与访谈记录,呈现战争、灾难与生命的挣扎。
“叙利亚战火、巴以冲突、311日本海啸等等,这些影像让人无法呼吸。也让我强烈感受到各国在思考“未来”的同时,也在反思“人性”。”
他记得最深刻的故事是一名日本医科学生,在大海啸中眼睁睁看着朋友被海水卷走,从此投身红十字事业,以赎那份愧疚。
“还有影像中一位父亲抱着两个孩子的遗体坚持求医,那一刻我深刻体会到,人类的贪婪、自私与懦弱,以及人性的脆弱与坚强。”
“这是我们要突破的课题,我们必须拥有更多的同理心,去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最后他也在该馆的留言墙上写到:“人类真的要有更多的同理心,一起去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
【法国馆:奢华与艺术的极致共鸣】
…………………………………………..
若说哪个展馆最令他震撼,谭伟梁毫不犹豫地回答:“法国馆!”
“那是一场灯光、视觉与科技的飨宴,简直无法用语言形容。”
法国馆由路易威登集团(Louis Vuitton)担任最大赞助商,馆内的装潢、灯光以及陈列品都以LV为主题。同时,该馆也展出法国历史最悠久的珠宝品牌——尚美巴黎(Chaumet)所制作的全钻石皇冠,象征法国皇室工艺的极致。
“那种奢华与高贵气息,是平常看不到、也接触不到的。法国的设计感(sense of design)与生活品质(living quality),在那一刻被完美诠释。”
他说,法国馆不只是展示奢侈,更是一种艺术与生活美学的哲学,“让人理解为何法国能在世界文化中保持独特地位。”

……………………………………….
【各国不同角度展示未来方向】
……………………………………….
谭伟梁表示,从科技到文化,每个国家都在以不同角度展示对未来的想象与方向。
* 泰国馆展示了医疗科技与AI结合的成果,从外科器材到医药创新,展现泰国进军全球医疗产业的雄心。
* 新加坡馆以“连接生命”(Connecting Life)为主题,打造360度沉浸式城市花园,呈现科技与永续共存的未来都市。
* 中国馆则以“三星堆神树”为象征,将古代文明与未来科技结合,文化底蕴浓厚。
* 美国馆让人仿佛置身火箭发射舱,透过视觉模拟体验太空升空的过程,甚至展出NASA阿波罗登月任务的“月球石”。
* 日本馆的主馆结构为全球最大木造建筑,高约五至六层,游客可步行至顶部俯瞰整个博览区,震撼人心。
“每个国家都在展示他们的未来蓝图。走着走着,我不禁反思——我们国家的方向在哪里?我们还可以做得更好。”

………………………………………..
【佩服日本人纪律及环保意识】
………………………………………..
八天内,大阪天气多变,从酷热到骤雨,从20°C骤降至8°C。但他最佩服的,是日本人的纪律与环保意识。
“地上没有一片垃圾,没有人插队。爱国情感深厚,仅靠日本游客,就能让这场世博会不亏本。”
他感叹,这趟旅程让他看到世界,也看到自己。“这场世博不仅成功,更是日本“永续建筑与精神文化”的真实写照。每一步都值得,因为它让我重新认识人性、文化与永续的真正意义。”
“我一点也不后悔这趟大阪之行。虽然每天都走到脚痛,但这是一次让我重新思考世界、人性与永续的旅程。”
这次的大阪世博之行,他带回的不只是印章与照片,更是一份深刻的信念:
“永续与文化,必须并行。只有理解人性,世界才会真正走向和谐。”

………………………………………
报导:冯芷芸
摄影:邵家恩/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