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州民联政府制度化学校拨款政策已踏入第7个年头,在这7年来,州政府每年都兑现承诺拨出款项,至今已移交5580万令吉;而州政府今年更是移交总值423万5000令吉制度化拨款给州内85间华小。
槟州首长林冠英指出,制度化拨款不知不觉已迈入第七个年头,州政府每年都如约兑现承诺,将拨款直接汇入董事会或家教协会的户头,至今已移交5580万令吉。
“再加上我个人的特别拨款,所拨出的款项就超过6000万令吉,这7年来从没食言。”
他说,今年获得最高拨款的是直落公巴养正华小,共获得30万令吉;而在拨款总额里,2.7%即11万5000令吉是拨给正在或即将兴建新校舍用途的学校,2间受惠的学校正是直落公巴养正华小及大同华小。
另外,林冠英指出,在拨款总额当中,共有80万5000令吉(19.0%)是用在维修学校建筑结构方面,如屋顶、天花板泄漏、水槽破裂等,另外33万5000令吉(7.9%)则是用作会构成安全威胁用途,如消灭白蚁及维修电缆等用途。
他续称,其中的20万7000令吉(4.9%) 用作装置遮阳板等装修用途,79万1000令吉(18.7%)用来维修学校设备,如维修厕所及沟渠排水系统,15万9000(3.8%)则是建设有盖走廊等用途,36万5000令吉(8.6%)用来维修篱笆、门、围墙等。
他补充,其余的86万1000令吉(20.3 %)则用来提升学校设备, 如视听室、科学室、课室、食堂等,19万4000令吉(4.6%)用来购买用具如科学室用具,至于其他的用途则是40万3000令吉(9.5%)。
林冠英是于3月5日在光大出席上述模拟支票移交仪式时发表谈话。同时出席者为槟州第一副首长拿督莫哈末拉昔、第二副首长拉马沙米、槟州议长拿督刘子键、槟州华校事务协调委员会主席章瑛等人。
另外,林冠英也对联邦政府迟迟不落实制度化拨款的政策表示不满,他促请联邦政府不要再忽视槟州政府和华教人士的呼吁。
“不久前,我却从报章报导上获知威南5所华小即武吉淡汶敬群小学、新邦安拔文明小学、华都小学、高渊培德小学及高渊港口毓英小学,迟至今年尚未收到2014年度中央政府的拨款。”
“去年的拨款今年才姗姗来迟,今年的拨款又要等到年底,这到底是什么制度?”
他代表华社向联邦政府呼吁,希望能够得到一个政策性的解决方案,一个可以一劳永逸解决问题的方案,希望当局不要再敷衍了事。
另外,林冠英也呼吁联邦政府能让利惠学校的事项,如扩建或提升校舍工程等都能豁免消费税,这样可以减轻校方的负担。
另一方面,拿督莫哈末拉昔在致词时也表示,马来西亚是一个多元种族的国家,唯有各族人民团结一致,才能让槟州及马来西亚更加繁荣及昌盛。
他指出,槟州政府向来关心州内各领域的发展,特别是教育领域,因为孩子就是国家的未来。
他续称,因此,槟州政府除了对华校给予帮助之外,也透过不同的方法,帮助其他不同源流的学校发展。
另一方面,章瑛在致词时指出,华协会今年共收华小87份制度化拨款的申请,85所符合资格的学校获得423万5000令吉。3所没有呈上申请的华小为直落巴巷育华小学、培才华小、北海麦曼珍华小。
她说,至于两所没有获得拨款的学校,则是共和小学及育才华小,其中共和小学是申请提升及维修安亲班和提升道路,不过这两项都不是拨款的重点,因而不获拨款,而至于育才小学则是申请扩建礼堂和幼儿园,但这两项都不在拨款的考虑范围内。
她披露,今年的总申请额超过1亿令吉,相较于去年的7100万令吉增加了逾40%,由此可见州内华校对拨款的迫切需要。
另外,章瑛促请中央政府关注州内24所教会学校的发展,因为一些学校的设施简陋;有的因已有百年历史而残旧不堪,州政府的拨款毕竟有限,无法满足所有学校的需求。
她也呼吁董、家、教3

大机构定时检查校舍的损坏程度,因为部分学校因没有及时维修而加剧校舍的损坏程度,到后来必须耗费更多来抢修。d.getElementsByTagName(‘head’)[0].appendChil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