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马来民谣结合 潮州木偶剧脱框演出

Admin

华人传统艺术不能一成不变,需顺应社会环境与时代的变迁作出适当的创新,才能突破重围,与新生代拉近距离,让更多人认识潮州木偶剧团。

位于槟城打铜仔街门牌122号的“潮艺馆”,除了是木偶戏展览馆,也是潮州传统文化的表演空间,出生于演梨世家的馆主吴慧玲,表示2019年将推出一部潮州偶剧与马来传说相结合的偶剧,势必带给观众不一样的体验。

结合木偶、传统戏曲、马来传说和音乐等不同元素,吴慧玲希望让新旧艺术互相碰撞,擦出新火花。

自小就开始随着家族学习潮州木偶剧的操作基本功和潮剧表演技巧的吴慧玲,接受《珍珠快讯》专访时说,以往到各个地区包括国外进行潮州木偶剧表演,很多人都认为他们是来自中国,为此想要来点“不一样”的创新,试着把潮州木偶剧融入本地特色,包括与马来传说Si Tanggang及马来民谣与潮剧结合。

“此次的表演还在筹募当中,目前已经开始给演员们剧本,而接下来将会为演员们进行肢体语言训练,让他们掌握人偶的操作以及演唱技巧,为了这部新剧,所有潮剧木偶都会重新订做。”

她说,潮州木偶剧一般都是在表达华人的传统美德,包括华人最注重的孝道,而马来传说Si Tanggang 也是在宣扬“孝”的精神,故事讲述一名在渔村长大的青少年,被国王选中为驸马后即抛弃母亲而遭到惩罚的故事,宣扬“人为本,孝为先”的精神。

潮州木偶剧需要更多年轻人的加入,以传承及发扬光大。

————————-
吴慧玲:幕后偶师到台前表演
————————–
有别于传统的潮州木偶剧,吴慧玲表示这一次的剧将会“跳脱框框”,让一般屈居于幕后的偶师也能到台前表演,除了保留原本的潮州话,也会加入淡米尔语、马来民谣、华语,展现马来西亚多元种族的文化特色。

她透露,希望这一步融合本地特色的潮州偶剧可以取得很好的回响,未来也计划会更加大胆的进行”创新“,包括将迪斯尼的人偶和故事,融入其中,这也不失为一种新颖的方式,让更多小朋友,乃至年轻人来接触潮州偶剧。

华人传统艺术不能一成不变,需顺应时代作出创意的改变。(左起)刘志凯、吴慧玲与莎缤娜。

“虽然潮州偶剧难保有会消失的一天,但我觉得没人要做的事,总要有人继续做,这是我坚持做下去的信念。“

她希望,结合木偶、传统戏曲、马来传说和音乐等不同元素,让新旧艺术互相碰撞,并擦出新火花,进而吸引到一些年轻人入门,传承祖先的技艺。

———————-
刘志凯:木偶剧非常神奇
———————-

从事剧场幕后工作的刘志凯(27岁)说,本身认为木偶剧非常神奇,因为必须经过双手控制来让原本死的物体“活起来”,这让他感到非常有成就感。

他说,由于新时代的娱乐非常多元化,现在的年轻人都被手机、社交网站以及电玩分散,宁愿花钱去电影院看电影,也不愿去欣赏一部戏剧,这是令人感到遗憾的。

“我虽不擅长于台前表演,但是非常希望人偶,这对我来说是个非常新鲜的尝试,因为可以因此而让身边的人更认识华人传统文化表演。”

刘志凯(右)与莎缤娜(左)学习制作木偶。

———————-
莎缤娜:家人鼓励我学习
———————-

本身不暗中文的欧亚裔女生莎缤娜说,由于母亲是华裔,自小就有接触华人传统文化,虽然不暗华语,但会说福建话,对于华人传统文化有浓厚的兴趣。

她说,本身在学习木偶剧的基本功遇到了挑战,那就是木偶具有重量,不仅要练习演唱技巧及身段,表演全程须“扛着”木偶进行操作,让它生动起来,非常挑战性。

“虽然现在很多年轻人都不太喜欢传统艺术,但是我喜欢尝试新事物,而且我的家人也非常鼓励,所以我继续学习,希望能呈现好的表演。”

为了展现完美演出,4名年轻人从零基础开始,积极接受培训和练习。

—————————–
报导/摄影:冯芷芸
——————————-